湖南省儿童医院社工部
一、部门简介
湖南省儿童医院社工部于2020年5月成立,设置慈善专干,组建慈善管理专业团队,搭建义诊筛查、疾病救治、培训研修、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公益救助平台,开展50余项爱心慈善项目。同年,社工部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作引进专业医务社工,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建立社会工作实习基地。
今年3月,成立了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实体之家,全面整合各方资源,规范个案管理和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医务社工为患者提供入院适应、心理关怀等方面的作用。深化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覆盖全省的儿童健康咨询和医疗救助服务网络。
二、特色服务模式
(一)“医务社工+慈善联络员”人力互补模式
在成立社工队伍的基础上,成立一支覆盖全院临床科室的由医护人员担任的慈善联络员队伍,发挥社工专业和医学专业的互补职能,建立医务社工和慈善联络员一对一联络制度,助力医务社工一起做好患儿及家庭的服务工作。鼓励医务社工通过参加医院相关学科专业培训,提升其医学基本常识。同时,每季度组织慈善联络员开展非医疗技能培训,鼓励慈善联络员自学社工知识,参加社工资格考试,获取社工资质,目前已有6名慈善联络员获取了初级社工证。
(二)“医务社工+社区社工”全病程管理模式
对于慢病、重病患者,医务社工服务只是完成了院内阶段性的服务。为克服医务社工院内服务的区域短板,倡导儿童全成长周期健康服务模式,湖南省儿童医院与湖南省民政厅合作,在10个县区试点开通湖南省基层社工站儿童健康服务和慈善医疗救助直通车的项目,打通基层社工站转诊-医务社工院内服务-院后转介基层社工站的通道,真正实现了社工儿童健康服务的全闭环管理,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60余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医务社工+志愿者”双工联动服务模式
医务社工开展服务时,特别是组织绘画治疗、音乐治疗、心理治疗的过程,医务社工自身的积累有限。医院与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联合建立“仁者之心驿站”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拥有6名专业心理咨询老师为住院患儿及家属开展专业服务。与高校团委及志愿服务组织、艺术培训机构等合作,组织来院开展病房陪伴、绘画治疗、音乐治疗等志愿服务活动,先后打造了“色彩总动员”“魔术达人秀”“温暖面对面”“艺术小课堂”等8大品牌病房活动,进一步创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特色服务项目
(一)麦当劳叔叔之家
湖南麦当劳叔叔之家患儿家庭援助中心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麦当劳叔叔之家慈善基金资助、与湖南省儿童医院合作的中国大陆首个“麦当劳叔叔之家”,聚焦于异地就医的患儿及家庭的医院旁的“临时爱心住所”,为患儿及家庭提供免费的住宿和关爱支持服务。该中心于2016年1月启动,距离医院步行仅5分钟,占地1200余平方米,配有17个带卫生间的家庭客房及齐全而舒适的设施与服务,供医院重症贫困患儿家庭提供免费“住家”服务。同时,中心有专职医务社工与志愿服务团队为患儿及家庭心理支持、亲子课堂、节日活动、暖心餐饮等服务,让患儿在治病期间也能拥有健康孩子的生活。
(二)湖南省基层社工站直通车项目
为充分发挥全省基层社工站服务群众的网络优势,切实让医疗困境儿童能够充分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大儿童医疗公益慈善救助的覆盖面,提升就医获得感,在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湖南省儿童医院于2021年3月19日启动“湖南省基层社工站儿童健康服务和慈善医疗救助直通车”项目,有力助推了健康湖南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社工部已安排3条专线(健康咨询专线、转诊服务专线、慈善救助专线)以及1个微信服务群进行专人、专线一对一实时咨询的闭环管理;医务社工与社区社工针对转诊患病儿童开展个案协同服务,合力形成“站点-医院”互联互通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新阳光病房学校项目
儿童白血病是儿童阶段最高发的癌症,7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可以在2-3年的治疗后被治愈。但是,长期的住院,让他们失去了小伙伴。漫长治疗期间的免疫力低下,让他们不能参加任何健康孩子的集体活动。大量的药物作用,致使他们语言、运动等诸多能力减退。“新阳光”病房学校的创立是为了让白血病孩子们能够保持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回归学校、回归社会。新阳光病房学校志愿者逢周三、周四、周五下午在医院血液肿瘤科开展艺术课堂、趣味桌游、科学实验、一对一陪伴或家庭分享会等服务,以陪伴式教育还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