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晚23点左右,正是小朋友呼呼入睡的时间,5岁的乐乐却被爸爸妈妈急匆匆的送来了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我家小孩太不省心啦,把电池给吃了!”父母满脸心疼又无奈的告知分诊护士,接诊护士立即指引患儿到达急诊外科诊室就诊。
经过接诊医生询问,原来乐乐是一个特别活泼好动的孩子,而且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这天晚上乐乐迟迟不肯睡觉,吵着要玩玩具,妈妈为了让他早点睡觉便同意他玩会玩具,可是在一家人刚准备睡觉的时候,乐乐跟妈妈说“妈妈,我的嘴巴好苦,这个东西一点都不好吃,里面还有水”。妈妈问他吃了什么,乐乐拿出已经咬破了的电池,乐乐口中的水便是电池里流出来电解液,吓坏了的爸爸妈妈,立即拿上他手中咬破的电池将乐乐送往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查看患儿后,虽然未吞服电池,但因电池被咬破有电解液流出,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医生建议禁食,护胃补液等治疗,开具电子胃镜等待结果,急诊留院观察,观察有无呕吐、呕血,有可能会面临胃穿孔和大出血的危险。
像乐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是动手能力强,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一个年纪,对危险没有判断能力,安全意识薄弱,作为家长,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孩子的异常反应,平时也要多增加亲子互动时间,给予孩子一定的事物认知教育,电池类危险物品仔细看管,不给孩子接触的机会,告知孩子危险性,购买电池安全系数高的玩具,有家长陪同玩耍并及时检查电池是否缺失。
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胥志跃提醒广大家长,电池里面含有高危化学物品,危害孩子健康,严重会引起中毒反应,应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护,教育小孩勿将玩具等小东西含在口中,消化道异物在1岁到6岁儿童中比较常见,家长首先应做到不让孩子接触这一类的体积小的物品。一旦发生生吃电池的行为,先观察电池是否咬破,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一旦咬破电池立即用冷清水给孩子多次反复清洗口腔,不可吞咽,切不可催吐,给孩子喂服冷牛奶可以减少重金属的吸收,予以禁食其他任何食物,带上咬破的电池立即就医。就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是否有呕吐、腹痛等情况,不可因孩子短时间内没有症状而疏忽麻痹大意,发生意外应及时就近就诊。 孩子发生意外情况是家长都害怕的事情,除了生活中加强监控,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万不可盲目进行处理,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