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团队历经6小时鏖战,成功为一名9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Warden术)”。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Parti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 PAPVC)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正常状态下,肺静脉应像四支“生命之河”,将富含氧气的血液精准输送至左心房。然而,在PAPVC患儿体内,部分肺静脉却“偏离航道”,误入右心房或上腔静脉。这种异常连接导致动静脉血混合,心脏被迫超负荷运转,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对于仅9个月大的花花(化名)而言,这场“生命航道”的纠偏之战,不仅需要精准的解剖修复,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
罗金文教授就花花的病情组织了MDT讨论,经过麻醉手术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等专家们的共同会诊,根据花花的检查结果,最终决定为其实施Warden术。
Warden术是矫正此类畸形的经典术式,其核心在于重建肺静脉与左心房的连接通路,同时修复伴随的心脏结构异常。手术需在核桃般大小的心脏内重建血管通路,每一步操作都需要精准的完成,如同在跳动的“豆腐”上修补裂缝,手术全程6个多小时,体外循环团队全程护航,精准控制血流量与温度;麻醉医生时刻监测血流动力学,确保脆弱生命体征平稳,最终实现解剖与功能的双重矫正。
手术的成功仅是第一步。花花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CICU)后,心胸外科监护团队24小时轮守,紧盯呼吸机参数、心功能指标与引流液变化;针对婴幼儿代谢快、代偿能力弱的特点,精细化调整呼吸机参数、液体平衡及镇痛镇静方案。目前花花已经成功脱离呼吸机,正在逐步恢复中。
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凭借成熟的体外循环技术、微创外科功底及围术期管理能力,近年来已完成数百例复杂先心病矫治手术,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而言,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是改写命运的关键。
编辑:李雅雯